文汇报社~ | 将爱进行到底!微电影《疆爱》温暖上线

来源:   日期:2023-07-13

       亲们,由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文汇报社联合出品的微电影《疆爱》温暖上线咯~~~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用温暖感人的画面,展现了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工作热情,以及与当地群众的深厚情谊。听了是不是就觉得蛮赞?那就快点击文内视频观看吧! 


 


 


 


 


 

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文汇报社联合出品的微电影《疆爱》今日温暖上线。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用温暖感人的画面,展现了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工作热情,以及与当地群众的深厚情谊。 


 


 


 

上海援疆医生姜海暑期带着儿子姜阳来到喀什。 


 

 

 


 

姜海忙碌地工作,并在下乡义诊时救治了突发病人,而当自己的老父亲临终时却没能及时赶回。 


 

 

 

 


 
 

 


 

在与父亲姜海的接触中,儿子姜阳也慢慢理解了父亲援疆工作的意义,姜海获得了全家人的支持。 


 

 

 


 


 

人物原型 


 

1049天,260余名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在喀什留下精彩难忘的记忆。坚持“让当地党委政府满意、让当地各族群众受益”的原则和“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上海在人才、智力、教育、卫生、文化、金融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喀什地区实际,在规划建设、产业援疆、医疗卫生、文化引领以及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人才组团式援疆新模式,共安排援疆资金64.19亿元,实施并完成各类援疆项目377个。 


 

 

 

 


 

三年援疆路,一生喀什情,巍巍昆仑和奔腾不息的叶尔羌河见证了他们在喀什的日日夜夜。影片中姜海的人物原型正是来自于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吴韬 


 

 


 

吴韬,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第八批上海援疆干部中唯一一位法人代表,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援疆三年,吴韬不仅带领着团队啃下了“冲三甲”这块硬骨头,更是让喀什二院从里到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使其朝着“南疆医学高地”这一目标坚实迈进。援疆期间,吴韬曾先后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喀什地区六十年建设突出贡献奖等殊荣。上海卫生援疆团队荣获“2016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影片中,姜海从阿迪力医生口中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这段情节的设计就是根据吴韬院长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吴韬的父亲是一位显微外科专家,当初非常支持吴韬援疆的决定。 


 

2013年8月,吴韬入疆没几天,吴韬的父亲就突发脑溢血住院了。等到2014年吴韬春节回沪探亲时,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父亲,已经无力再看吴韬一眼。 


 

2014年7月26日晚上11点,正和同事一起审核申报自治区科研项目的吴韬接到了弟弟的电话———父亲走了。 


 

 


 

匆匆赶回上海办完丧事,吴韬两天后又出现在了同事们身边:“没办法,那时正是冲刺‘三甲’的关键时刻,我相信父亲一定会理解我的。” 


 

吴韬院长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为剧本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拍摄感悟 


 

各方精诚协作 


 

2016年6月26日,剧组主创飞赴新疆喀什地区,并组织了50余人的拍摄团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取景拍摄。 


 


 

 

 


 

拍摄期间,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在影片策划、外景协调、人员配合等诸多方面为剧组提供便利,令拍摄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剧组深夜讨论剧本 


 

喀什二院更是全院上下支持拍摄工作,影片中的病房、手术室、急症室等场景,均在喀什二院实景拍摄,不少医护人员本色出演。 


 

 

 

 

喀什二院 


 

喀什地区歌舞团还提供了当地演员和许多珍贵的少数民族音乐素材。 


 

 

喀什地区歌舞团的演员们 


 

影片的另一拍摄阵地在巴楚县。在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和巴楚县阿纳库勒乡政府的帮助下,剧组在巴楚县阿纳库勒乡四村和阿纳库勒乡库木博古孜小学取景拍摄,巴楚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及百余名当地群众,冒酷暑参与拍摄,令人感动。 


 

 
 

 

影片在巴楚县各地取景拍摄 


 

 

拍摄时天气异常炎热,剧组克服困难连轴转 


 

医疗队在拍摄之余也不忘本职工作,为当地群众义诊,将真实的工作展现在镜头面前。 


 

克服艰苦条件 


 

南疆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与上海的湿润气候现成鲜明对比,才抵达目的地没多久,剧组不少成员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水土不服的症状。 


 

6月26日当晚塔吉克斯坦、中国新疆边境地区发生了6.7级地震,剧组所在的喀什地区有明显震感。 


 

 


 

在结束巴楚县的拍摄后,剧组车辆在回程路上遭遇了小型沙尘暴。司机师傅不得不停下车,因为能见度连10米都没有。所幸过了没多久,沙尘暴逐渐离去,引擎又缓缓发动。 


 

 

 


 

历经一周的拍摄,剧组所有人亲身体会到了上海援疆干部们的不容易,对援疆干部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感受西域人情 


 

影片拍摄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的朋友也为影片的成功拍摄出了一份力。 


 

影片中的阿迪力医生由新疆喀什二院医生——阿地力江•依米提出演。 


 

 


 

新疆少数民族众多,语言环境复杂,一旦剧组遇到普通话无法沟通的情况,阿地力江便化身“临时翻译”。由于名字发音相似,大家都喜欢叫他影片中的称呼——阿迪力。 


 

艾买提父亲由新疆维族知名演员努尔艾力•阿布拉饰演。 


 

 


 

努尔艾力•阿布拉入戏非常快,情感表达也尤为细腻,能够准确把握人物内心的状态,剧组上下对他是赞不绝口。努尔艾力•阿布拉还有着一副好嗓子,时常为大家带来西域风味的少数民族歌曲。 


 

 

 


 

巴楚拍摄期间,导演想借用当地群众的一户民居拍摄,正想如何开口之际,热情的户主将大家拉进了院子。虽然双方都不太听得懂对方说什么,但是过门就是客,户主剖开了几只西瓜招待客人。淳朴的民风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些许清凉,吃下去的是西瓜,回味的不止是甘甜。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130389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