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时代报新闻作品首获国家级新闻奖项

来源:   日期:2023-07-13

      第二十四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结果已揭晓,本市共有6件作品获中国人大新闻奖。其中,《I时代报》刊发的新闻报道《轨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市人大审议——地铁延误超15分钟可全款退票》(作者 白羽 朱晓立 编辑 方梅兰)获得二等奖,这也是《I时代报》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奖项。
  
  作为一张免费报,时代报人员精干,一线记者不到10人。但在新闻竞争激烈、崇尚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时代报也秉持“深耕渠道新闻、聚焦白领热点”,谋求做出精品力作。轨交条例修订是2013年广受地铁族关注的大事,作为地铁渠道媒体,我们紧抓热点,充分展现渠道内媒体应有的价值,记者、采编通力配合,呈现出符合年轻上班族受众特点的新形式新闻报道作品,既展现了人大立法工作的公正和公开,又帮助相关执法部门进行普法宣传,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该篇报道的采编过程严谨精心。《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成为采访部门新闻策划的重点,采访部门组成柔性小组,由人大条线记者与地铁条线记者通力配合,提前数日摸底调查,将条例热点问题分类解析。记者前期采访细致周到,不仅有条例修订的详细内容,而且还第一时间采访了地铁方,请对方谈一谈,对于要新修订的内容,执行力到底有多大等。因此,在提交审议第二天就能呈现出此篇深度报道。

  

  在版式设计方面,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将记者采访到的这些内容清楚传递给读者。但考虑到过多的文字不仅会淹没了最重要的信息,而且时代报主要的阅读时间是市民上班路上的一段时间,又是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文字太多可能会引起反感。编辑部最后决定用图解的方式,对乘客关心的修订内容进行解读。编辑部意图很快得到落实。记者朱晓立了解到地铁方之前就制作了一些关于地铁文明行为的漫画,而有些内容正是条例修订的范围,专门要来了这些漫画。最后编辑部门将记者的报道配以醒目的漫画,生动活泼的新闻版面应运而生。

  

  稿件见报后,条理清晰的热点解读,让地铁上班族一目了然的悉知条例概况;内容详实的深度分析,更让市民了解了条例修订背后的缘由,也帮助轨道交通部门答疑释惑。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人大立法部门以及地铁方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被搜狐、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大量转载,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中,也作为条例宣传的主要转发信息,广为传播。另外,版面下方还配以“民意征集令”,公示出意见收集渠道,帮助人大立法部门更多广纳民意。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130389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