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24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团委、河北省驻上海办事处共管的河北驻沪团工委,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举行“河北籍在沪优秀青年”颁奖典礼,新闻晨报新媒体中心编辑赵磊获得该“河北在沪优秀青年”称号。
家乡在河北的赵磊2004年起在新闻晨报工作至今,无论在社会部采访一线,还是新媒体中心各个工作领域,一直专于业务,敬业爱岗。在2013年的新闻报道中,其主导操作的调查类选题“比德公司无资质拍卖文物”、“贫寒老人雨中被撞送医院 未治疗又被送回现场”稿件,调查力度大,为当事人赢得公道,并两次获得采访对象的锦旗相赠。
除近年来考核业绩有多次优秀外,他热心助人,曾获得过集团“拼车达人”、新闻晨报“五星级员工”等荣誉。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他在工作之余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各地驻上海团工委联合组织的活动,策划活动细节,协助撰写文稿。另外,他经常利用自己法学专业优势,为读者等解答法律问题,并联系相关律师免费给予建议。
2013年,共青团河北省委驻上海工作委员会成立,赵磊当选该委员会委员。2014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解放日报刊登的《两个“学霸”的风雨爱情路》一文,了解到文中的“85后”王思邈、应敏燕小夫妻新婚六个月,妻子确诊淋巴瘤,丈夫倾尽全力照料,然而治疗医院血库供血紧张一事,随即与撰写此文记者取得联系,表示可以提供生活上和医疗资源上的帮助。
当时,他得知文中小王每天家里、公司、医院三头跑,而赵磊家步行到医院只要5分钟,立即联系到小王:“你可以住到我家,在我家做饭给她送去,还可以开我的车。”他和小王说:“我家的钥匙也给你准备好了。”
小王是河北人,为此,赵磊专门联系到河北驻沪团工委的工作人员,带着果篮、捧着鲜花来到应敏燕病房门口慰问,积极组织募捐和献血。目前,应敏燕已结束无菌病房的治疗,出院回家。